134-1119-1149020-85511713
醫院院史館不僅是歷史的陳列室,更應是連接過去與現在、醫者與公眾的情感紐帶。互動體驗設計能有效打破“玻璃罩式”的靜態展示,讓參觀者從被動觀看轉為主動探索,在沉浸式參與中深化對醫院精神的理解。以下是提升參與感的5個實用技巧:
技巧一:場景化角色扮演——穿越時空的“一日醫者”
設計要點:
復原歷史場景: 在關鍵歷史事件展區(如建院初期手術室、重大搶救現場)設置微型場景,搭配老式器械、服裝道具。
角色任務卡: 參觀者可抽取“1940年代實習醫生”“抗疫一線護士”等角色卡,通過觸屏操作完成虛擬任務(如“用聽診器診斷模擬患者”“調配急救藥品”)。
效果: 通過角色代入,直觀感受不同時代醫療條件的變遷與醫者使命的傳承。
技巧二:AR技術“活化”史料——讓歷史開口說話
設計要點:
AR掃描觸發: 在老照片、手稿、舊設備旁設置AR標識,參觀者用手機或館內平板掃描即可觸發動態內容。
多模態呈現:
掃描黑白照片→生成動態復原影像(如老病房日常);
掃描手術記錄→播放名醫親述的手術難點解析;
掃描舊病歷→彈出關鍵病例的3D病理模型。
效果: 打破時空限制,讓靜態史料“活”起來,增強信息獲取的趣味性。
技巧三:共創式“醫脈長卷”——人人都是歷史的續寫者
設計要點:
互動數字長卷: 在核心展區設置大型觸屏,展示醫院發展時間軸。
UGC內容入口:
公眾區:可上傳與醫院相關的老照片、就醫故事,生成“個人記憶彈幕”融入時間軸;
員工區:醫護人員可掃碼錄入工作感悟、技術突破,實時更新“當代貢獻板塊”。
效果: 將參觀者從“旁觀者”變為“參與者”,強化歸屬感與集體記憶。
技巧四:沉浸式“生命守護”挑戰——體驗醫學的溫度與重量
設計要點:
模擬決策游戲: 在“重大公共衛生事件”展區(如抗疫、救災)設計互動裝置。
多分支劇情: 參觀者作為“醫療指揮官”,需在限時內調配資源、制定方案(如“ICU床位分配優先級”“疫苗運輸路線規劃”),系統實時反饋決策結果。
情感共鳴設計: 結局展示真實事件中醫護人員的抉擇與犧牲,配合口述影像,引發深度共情。
效果: 在緊張感中理解醫療決策的復雜性,感悟醫者擔當。
技巧五:智慧導覽“尋寶記”——探索驅動的深度游
設計要點:
任務化導覽系統: 開發小程序或借用館內智能終端,設置“院史尋寶”任務。
分層挑戰設計:
基礎層:尋找特定展品(如“第一臺X光機”),掃碼解鎖知識卡片;
進階層:解答與專科技術相關的趣味題(如“判斷哪種手術方式創傷更小”);
達人層:完成“虛擬手術縫合”“急救計時挑戰”等技能測試。
激勵機制: 積分可兌換醫院文創(如定制徽章、急救包掛件),或生成專屬“醫學探索證書”。
效果: 以游戲化驅動深度探索,適配不同年齡層興趣點。
醫院院史館的互動體驗,本質是搭建一座情感橋梁——通過技術賦能,讓冰冷的史料傳遞溫度;通過參與設計,讓宏大的歷史觸手可及。成功的互動不僅提升參觀趣味性,更在潛移默化中完成對醫學精神的解讀與傳承。當參觀者走出展館時,帶走的不僅是知識,更是一份對生命的敬畏、對醫者的敬意,以及與醫院共同書寫未來的期待。這,正是互動體驗設計的終極價值。
全國服務熱線:020-85511713 QQ:2903631311